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学习

楼兰文书残纸(图文)

0 2023-03-18 15:33:14

摘要:    《楼兰文书残纸》,新疆罗布泊古楼兰古城在历史上的情况,我国史籍《史记》、《汉书》不绝于书,但是自东汉以后就缺乏记载,目前所能借助的研究资料,主要是1901年3月斯文&middot

  《楼兰文书残纸》,新疆罗布泊古楼兰古城在历史上的情况,我国史籍《史记》、《汉书》不绝于书,但是自东汉以后就缺乏记载,目前所能借助的研究资料,主要是1901年3月斯文·赫定发掘楼兰城址及其以后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等在楼兰获得的大批资料,其中主要是魏晋时期的木简残纸文书资料。

  楼兰遗址发现的这些墨书的残纸和木简,残纸中有西晋永嘉元年(307)和永嘉四年的年号,这批残纸当是西晋至十六国的遗物,其内容除公文文书外,还有私人的信札和信札的草稿,书体除介乎隶楷之间的楷书外,还有行书和草书,这些残纸是研究魏、晋、十六国书法的宝贵资料,不但使我们得以窥见 晋人的真实用笔,而且为研究当时书风的演化提供了实证。

  《济白帖》新疆楼兰遗址出土残纸。墨迹。纸本。章草。斯坦因所作出土编号为LA.II.ii。

  释文:五月二日濟白近(及)羌帝白不/具燒奴至雖不奉命足所履□□/日隆想享其宜何能初不垂音慰

  《济白帖》残剩三行,整字三十七。系一书信。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

  楼兰出土残纸多为西晋前后所作,且内容多为信札,书体楷、行、草俱备,为我们研究两晋书法楷行草发展状况提供最可信的资料。此件残纸即是草书信札,无论作品形式还是字体风格都与西晋索靖《七月帖》甚至王羲之《十七帖》中的草书颇为相似。信纸残断,只剩三行半。首行字似乎由于毛笔新蘸墨过于饱和故字大而笔画粗重,第二行开始笔画变细字亦变小,随之清新散逸之气飘来。仔细品味,首行字与余数行字大小、轻重迥异,然整幅作品并无突兀不协调之感,可见作者驾驭笔墨之功,这一点又与《淳化阁帖》中索靖的《七月帖》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件晋人眞迹与传本王羲之《寒切帖》、《姨母帖》、《初月帖》、《十七帖》风神酷似。从整体上看,此帖苍郁浑劲,点画狼藉,沉着痛快,墨气淋漓,透出书写者的文化修养与书法技艺。其体势已属今草範畴,字中略带左低右昂斜势,章草遗意已不甚明显;字间少牵丝映带,多以点代线,极凝炼简洁,线条多内涵,古意可掬。再作局部比较:帖中的“月”、“日”、“白”、“不”等字都与右军书通神。

  文物发掘胜于雄辩。此帖的艺术价値当不在文物价値以下,可与传本王右军书相媲美。

  书法发展到晋代已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楷书、行书、草书都已出现。从残纸上的楷书来看,已初步成形,但尙未成熟,在笔画上还带有一定的隷书笔意。草书似已脱离章草阶段。但从笔势内敛、结体简约、字字独立而无牵丝相连通的特点来看,尙依稀可以见出章草的些许意味。値得注意的是,这些残纸与王羲之从事书法活动的时期仅仅稍爲早一点,该草书与王羲之的《初月》、《寒切》、《远宦》、《瞻近》、《龙保》、《十七》诸帖的体段相近,而与某些王书则相距甚远。

  局部[1][2]

  局部[1][2]

  以上图片资料由长田散人提供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