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书家动态
  • 赵孟頫与《印史序》与圆朱文对书法的贡献

    赵孟頫( 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浙江湖州人。宋宗室,仕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地位相当显赫。赵孟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型艺术家,《元史》本传称其于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又精绘画,山水、竹石、人物、花鸟,无所不能,精音乐,善于鉴定古器物,长于诗文。他与吾丘衍有过交往,二人是好友,年长吾氏十四岁。赵孟烦在篆刻艺术上的贡献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阅读全文>>

    2021-03-18
  • 书法创作的一些独到体会分享

    伴随着汉字逐渐成熟发展,不断创新求变,在实用中求美.在抒情中求品,在技法中完善,在笔势中创姿态,在笔意中立境界。 阅读全文>>

    2021-03-18
  • 《兰亭集序》书法有什么特点

    王羲之行书代表作品,首推《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集序》真迹已经失传,现在能见到的是唐人摹本,主要有三种:一是虞世南临本;二是褚遂良临本;三是冯承素摹本,即响拓本,钤有唐中宗“神龙”小印,所以又称“神龙本”,此本最接近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阅读全文>>

    2021-03-16
  • 《灵飞经》书法有什么特点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锺绍京的小楷名作《灵飞经》,无论是唐代开元年间墨迹写本四十三行,还是《渤海藏真帖》刻本,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该帖用笔温雅,结体绵密,无一失笔,无一点火气,是楷书中的精品。宋代曾巩《元丰类稿》说,锺绍京“字画妍媚,遒劲有法”。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说,锺绍京书“笔法精妙,回腕藏锋得到王献之书法“神髓”,赵孟频书法实际上是以锺绍京小楷为鼻祖。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称,锺绍京书法如新春时节黄莺鸟的鸣叫声,婉转优美。 阅读全文>>

    2021-03-16
  • 王羲之《黄庭经》书法有什么特点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传为王羲之所书的《黄庭经》用笔、结构均应规入矩。点的写法轻灵秀美;横画多以左低右高取势,注重长短变化;竖画多作垂露,偶用悬针;撇画短而劲利,捺画曲折舒展,有些捺画写成长点;直钩画多用折法,出钩较短,横钩画斜折而下,没有强烈的顿挫,竖弯钩画用转法向右平移而略带弯曲,钩尖向上带岀;转折画内方外圆,没有高耸的棱角。 阅读全文>>

    2021-03-16
  • 王羲之《十七帖》命名书法特点内容和版本源流介绍

    《十七帖》是王羲之重要的草书代表作,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10《右军书记》中,把《十七帖》列为压卷第一帖,他说:《十七帖》长一丈二尺,是唐贞观年间内府藏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烜赫著名的法帖。太宗皇帝购求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大王(王羲之)有千纸。《十七帖》大概以一丈二尺构成一幅长卷,把王羲之草书中字迹和内容相近的信札连缀成卷,由褚遂良监督装裱。 阅读全文>>

    2021-03-16
  • 《千字文》在书法界的地位和影响

    《千字文》用被指定的无一重复的一千个单字,条理贯通叙事有序地吟咏了关于天文、地理、博物、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包罗万象的知识,而且结构严谨而简洁,文采飞扬,对仗工整,谐韵流畅,令人叹服称绝。 阅读全文>>

    2021-03-15
  • 《郑文公碑》内容赏析及作者介绍

    《郑文公碑》,全称《荧阳郑文公之碑》又称《郑羲碑》,是山东云峰山摩崖石刻中最著名的一件刻石作品,此碑有上、下两碑,均为北魏摩崖石刻,刻于北魏永平四年(511),比南朝《瘗鹤铭》早三年。所谓“上下碑”的说法,见于《郑文公下碑》中的题字:永平四年,岁在辛卯,刊上碑在直南四十里天柱山之阳。 阅读全文>>

    2021-03-15
  • 启功行书结字有什么特点

    字法,在书法中是指点画在字中的位置和处理,习惯上又称结构、结体、间架、结字。“结字”和“用笔”是书法不可或缺的两大法宝,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它们共同作用,塑造出个完整的字的体势。 阅读全文>>

    2021-03-15
  • 书法美感如何体验

    书法是美的化身。它源于美,长于美,全身处处皆有美。说书法耐看、有风韵,就是美感的表现。 阅读全文>>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