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书法的根本是什么,书法的筋骨肉是什么意思?《艺概书概》说到:“ 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刘氏把筋骨之力与书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下面就是为大家带来书法的筋骨肉是的详细内容,有需要朋友不要错过,一起来看看吧。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书法的根本是什么,书法的筋骨肉是什么意思?《艺概书概》说到:“ 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刘氏把筋骨之力与书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下面就是为大家带来书法的筋骨肉是的详细内容,有需要朋友不要错过,一起来看看吧。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书断》中引用了魏晋书法家卫瓘对卫恒筋骨肉的内容:“ 我得伯英(张芝)之筋,恒(卫恒,卫瓘的儿子)得其骨,靖(索靖)得其肉。”他说,他本人学习张之书法仅得到了人家的筋力,而卫恒则到到了骨力,然而索靖只学到了肉,是外形上的相似。这里,就提出了另一个概念,那就是书法中的筋、骨、肉问题,它们之中,哪个更厉害、更好呢?
我们从人或动物的生命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凡人或动物的身体中,它们的架构主要成分是筋、骨、肉、血等,但这些因素中,如果以多少或比重来衡量的话,肉多了身体是最差的,筋多了也不行,只有骨健壮了身体才是最实在的。司马迁曾说:“ 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可见,骨在人或动物身体中占有绝对的决定性作用。
上面卫瓘说他在学习张之书法中,没有得到书法的核心,索靖只学到了外形,只有卫恒才真正学到了张芝书法的核心,那么就是学到了其骨力,因此,卫恒的书法才是具有可观性的。
书法中的筋骨肉,包含于点画之中,这是古人,至少是汉魏时期人们普遍所注重的一个重要问题。
美学家宗白华用了一段话,把筋骨肉说得非常明白,他说:“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有生命的躯体是由骨、肉、筋、血构成的。“骨”是生物体最基本的间架,由于骨,一个生物体才能站立起来和行动。附在骨上的筋是一切动作的主持者,筋是我们运动感的源泉。敷在骨筋外面的肉,包裹着它们而使一个生命体有了形象。”换句话说,筋是管运转的,骨是管支撑的,肉是管外表的。就书法来说,筋是与笔势、灵动感有关,骨是字的笔力、架构感,肉是字的外形肥瘦有关的。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便可完全知晓书法中的筋骨肉的功能及作用,也明白了它们之中谁是最为重要的。
在筋骨肉中,骨,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汉代,人们很注重人的节操,他们用“骨鲠”来赞美人格上的刚正,由此,骨又被赋予了道德上的意义。在书法中,书家们便把字与骨联系起来,如骨力、骨气、风骨、骨势、天骨、神骨等,来说明书法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意义。
那么,书法中如何才能实现字的骨力,让书法充满生命力?
唐代书法家徐浩曾说:“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他的意思是,初学书法的人,必须要先学筋骨,也就是它的立形问题。而元代陈绎说:“ 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这里,陈氏明确给出了字中的筋骨肉的来源问题。
所有的这些论述,立骨仍然是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立骨问题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的。
临摹是立骨永恒的话题。学习书法,就是要从古人书法中汲取精华营养,古人所创造的书法是千百年来经过检验的,在学习中,应当以临摹为主,主要取法其笔法、字形,为书法的头立骨奠定好的基础。当前,一些学习书法的人,总是懒于临摹,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自我”之上,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我们知道,只有明白了古人所创造的“道理”,才能在此基础上自成一体,而没有古人这个基础,自成一体就是无本之木。
立骨贵在用笔。在学习书法过程中,用笔是极其可贵的,合理的笔法才能形成合格的书法。就一个点画来说,它的笔法是根据书体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的,如我们写一个楷书笔画时,在中锋用笔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笔法上的提按关系,一个横画中,较之于隶书来说,它的提按就多一些了。而转折中,楷书的提按则是它的主笔,隶书则少见。加强用笔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骨力的表现与使用。
用高尚情节表现骨神。在立骨之后,就要实现骨神的表现问题了。人们常说,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它的精神层面,也就是字后所散发出来的意味问题,古人讲,“字如其人”,“书为心画”,那么,这个“心画”究竟是什么?其实它就是指人的修养、节操、认知、学养等问题。“学书先做人”,意思就是要立于高尚的情操,丰厚的文化积淀,豁达的人生境界与情怀,这些都是要求学书者不仅仅要会写字,更要懂得“高、厚、宽”的问题,让强大的内心带动书法精神层面的散发。
集大家书法是厦门顶点软件开发的书法软件app,集合了众多书法家作品,收集了近千名书法大家作品,用户可以随时查询在线学习,集大家书法是书法爱好者必备应用。若您需要定制书法软件、app开发,欢迎前来咨询。
电话(微信):18020730588
QQ:1039899831
地址:厦门集美软件园三期A03栋504单元
联系人: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