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楷书的最高峰是什么时代 楷书的最高峰

0 2021-08-13 16:51:52

摘要:  楷书的最高峰是什么时代?每个朝代的书风总会继承前代书法的优点,之后不断的完善,达到顶峰!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楷书的最高峰,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一起来看看吧。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楷书的最高峰是什么时代?每个朝代的书风总会继承前代书法的优点,之后不断的完善,达到顶峰!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楷书的最高峰,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一起来看看吧。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一般而言,一个朝代的总体书风总是承袭前代书艺的优点并渗透当代文化特征而形成的。这一点在魏晋到唐代楷书风格变化中表现得尤为显著,正所谓:

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元明书尚“态”,各朝各代的书风都有不同尊崇与注重。做为楷书发展的最高峰,唐楷尚法更注重笔法和字法,这与魏晋时期追求的体势美、情态美大相径庭。这种变化的产生主要依赖于唐书家在楷书上的“变法”以及书法艺术的自觉。当然,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魏晋时期的楷书风格。魏晋时期的楷书风格

1、书法风格

楷书虽然东汉末叶已经有了萌芽,可是最后省去隶书蚕头燕尾,增加钩挑,改定体势,创制法规,从而是楷书从隶书中彻底分离出来,则是魏晋之际的事。而这期间最大的功臣当属钟繇和王羲之。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他擅长诸体书,尤精隶、楷。钟繇促进了楷书的定型,被后代奉为楷法之祖,与王羲之并成为“钟王”。他从东汉以来民间流行的隶书中,把那些冲破隶书规范,方正平直,简单易写的成分集中起来,使字形稳健方正,纯朴超妙,结体端和茂密,气息流通;点画间既基本匀称分布,又有疏密变化,正所谓“疏可走马,密不容针”。

张怀瓘《书断》云:“元常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三国之后,作为过渡阶段,社会上出现了隶书和楷书并存的局面。可是其中流传至今的楷书却并不多见。直到东晋王羲之的出现,经过他的酝酿改革和身体力行,才使楷书如日中天,一时流传起来。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在钟繇质朴古肥的书法的基础上,创造出妍美流使的新体,

其笔法含篆而不露痕迹,自然安详又多具含蓄的回锋以敛其气;用笔藏露至见,侧锋取势,提顿波磔使转的运用,结字的疏密变化,字形的大小参差使得他的书法和谐又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节奏与韵律,被后世奉为楷书的典范。

梁武帝萧衍评价说:“羲之书如壮士拔剑,壅水绝流。头上安点,如高峰坠石。作一横画,如千里阵云;捺一偃波,若风雷震骇;作一竖画,如万岁枯藤;立一倚竿,若虎卧凤阁;自上揭竿,如龙跃天门。”

这一时期,与王羲之在楷书上先后媲美,彼此交相辉映的主要任务是他的小儿子——王献之。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值得大书一笔的他风神疏郎,点画宏逸的小楷《洛神赋》。此帖结体虽小,但有寻丈之势,气格恢弘,严整洒脱,大小天成,方圆并用,挺拔而不失圆润,“其豪迈气势则远超其父”。冯武引《书法离钩》赞其“字画神逸,墨迹飞动,为天下法书冠”。

2、碑刻风格

由于石刻艺术的发展和楷书应用的空前普及,北朝成为我国楷书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灿烂,北朝的石刻书法即作北碑,成为北魏最盛的书体,与唐楷并立为楷书两大体系。

魏碑继承汉魏质朴书风,主要承袭了汉隶的笔法,崇尚自然和天趣,行笔速起急收,点画峻利,转折处多以侧锋取势,形成内圆外方,撇捺重顿的特点;结体方面纵横倚斜,错落有致。但其风格跨度极大,形成一个蔚然大观、琳琅满目的风格世界。

康有为对北碑推崇备至,《广艺舟双揖·备魏第十》里提出北碑书法“十美”:“一日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日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连体天成,十日血肉丰美。”我们从书法欣赏的角度将北碑书法风格分为四类:第一类,方笔斩截,结体扁方紧密。

这类属魏体正宗和标准字体,魏碑多指此类,代表作是《龙门二十品》。其艺术特色一是笔法方硬,每笔起始和收尾的地方都显露棱角,并且有的还在横画的末端微微挑起,带有隶书“燕尾”的遗意;二是结体天真,有的朴素,有的野逸,有的高古,有的奇诡,没有规矩的束缚。

第二类,用笔以圆为主,结体飘逸,是篆隶的圆笔波碟写楷。

其代表作有《郑文图公碑》图、部分云峰山摩崖题记和《石门铭》。以《郑文公碑》为例,结字宽博,笔力雄健,于圆劲醇厚中具篆隶遗意,把篆书的体势、草书的情味、隶书的风韵都融进去,图成为魏碑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第三类,用笔方圆兼备,结体整齐,笔法简练。

这类北碑的代表作有《张猛龙碑》图、《张玄墓志》、《元显携墓志》图、《刁遵墓志》等。《张玄墓志》图结体骏利疏朗,谨严至极而用笔多变化,既表现了北碑之雄风,又蕴南派书风的温雅。

第四类,用笔兼揉诸法,结体多变。

这类作品数量很多,书者似乎没有条框限制,写得活泼自然而又协调统一,字里行间也表现出一种奇崛的性格。代表作有《广武将军碑》图、《大比尼经》。

魏晋时期,书法刚刚从实用中解放出来,

技巧第一次成为审美的内容,此时并不整饬的技巧尚可以完美地表达晋人虚旷的胸怀。

而到了唐朝则不同,

艺术品格张扬的唐代书家在认识到书法之“法”的重要性后

,便着重选择了南北朝时期乃至更远时代法度较为精整的书法,

去继承和创新,由此拉开了唐人楷书变法的序幕。

唐楷变法的背景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这样描述唐代文化:“唐朝国威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在当时世界也是仅有的。在这个基础上,承袭六朝并突破六朝的唐文化,博大清新,辉煌灿烂,蔚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

1、朝野上下翰墨风行,首次聚焦楷书法度

在唐代,几乎所有的皇帝都倾情于书法,

其中太宗、高宗、中宗、玄宗等人的书法水准还很高。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因而唐代朝野上下翰墨风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他醉心于王羲之书法,遍搜全国王书遗迹交专人临拓收藏,刻版发行,自己也亲涉墨池以学临王书为乐,并在朝臣中倡导以二王为法,笃力墨苑。由此,吏部选试也以书判定,选试的四项标准之一便是“书法遒美”;

习书者的目光也首次聚焦到了王氏楷书的法度上。

2、书法艺术的觉醒

书法艺术的觉醒中国书法历经千余年的历史演变,

终于在汉末魏晋时期摆脱了文字的实用性,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从自然形态时期的创作实践,到逐步唤醒了

“有意识地创造美和表现自我”

艺术主体意识,书法做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得以确立。

(1)主体意识的觉醒

魏晋南北朝,政治腐败,社会混乱,造就了继春秋战国之后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玄学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哲学由汉代的宇宙论转向本体论,

它极大地强调人格的自由和独立,推崇人的才情、品貌、、智慧、个性等,这“人的觉醒”带动了“文的自觉”

:文学上提出了“文以气为主”,并把文章高举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绘画上提出了“以形写神”的命题;而

在书法上也有了“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

这样把人作为表现中心的深刻认识。

(2)书家地位的获得与书法审美风尚的形成

汉末灵帝建立了鸿都门学,集中了一大批善书的文人学士,书法由吏人转到了那些身居高位、影响甚大的文人学士手中

,这大大提高了书法的社会地位。

晋武帝时立书学博士,设弟子员,

以“钟胡为法”,书法和书家取得了官方的正统地位。

一大批书家以其创造性的劳动使书法艺术由自觉走向成熟,也“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从而使书法和书家也受到了社会乃至民间的广泛承认。

于王羲之时代,

书法艺术已成为官僚、贵族竞相标榜的时尚了

,不能写一手好字简直成了文人士大夫的羞耻。

(3)理论批评的崛起

中国书法理论以汉末为滥觞,到魏晋已具雏形。

蔡邕是第一位真正的书法理论家。他在《笔论》中提出了散怀、任情和静思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性,他还在《九势》中就书法的结体与用笔进行了论述。其他如钟瑟、卫恒、王羲之、萧衍等亦有论书语问世,相继影响书坛。正

是魏晋书论抓住了书法自身的美学意蕴和独立价值,才促成了并标志着书法在此时已成为独立的艺术。

唐楷变法的历程

唐楷变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王氏楷书为基础,将其他书体的笔法与字法创造性地熔铸到王体中,并以此自创新格。唐朝楷书的变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欧阳询和虞世南在北朝书风影响下对二王楷书的继承与发展;褚遂良摆脱北朝书风影响而对二王楷书的继承与创新;颜真卿创造唐代新书体,柳公权将颜体楷书发扬光大至巅峰。

(1)欧阳询和虞世南在北朝书风影响下对二王楷书的继承与发展

欧阳询作为书史土的楷书大师

,将北朝书法的方笔和奇险的结体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楷书中,使其楷书用笔以方一为主,清新俊拔;结体纵长,重心平稳,相互钩连揖让,规矩森然、而在平正间求奇险,严谨中求变化,正所谓

“森森然若武库矛戟”

。因此他的书法有“戈戟森严”的险劲,也有雍容婉丽的成分,

“险劲”二字道尽了北朝书风对其的深刻影响。

欧体楷书的代表作是《九成宫醉泉铭》图,其最易初学,被称为唐法第一

。其他名迹还有《皇甫诞碑》、《虞恭公碑》、《房彦谦碑》、《化度寺碑》、《姚辨墓志》、《阴符经》等。

虞世南以特殊的笔法吸收了北碑笔法的内力

,使他的笔画方中有圆,刚柔并济,含蓄而有韵味。其笔力异常坚挺,但不露锋芒;

行笔似乎非常缓慢,且轻柔沉稳,

其实是一种快笔与涩笔结合而不露痕迹的笔法。他固守的是二王的传统,

有选择地取北朝楷书之神来充实王氏楷书,

而不是去改变其外在形态使王氏楷书更加精深。

虞书代表作是《夫子庙堂碑》,

其书笔圆体方,俊朗圆腴,外柔内刚,锋芒内敛而气宇轩昂,

结体疏朗而又姿媚遒劲,没有一点雕饰和火气。

(2)褚遂良摆脱北朝书风影响而对二王楷书的继承与创新

褚遂良,唐一代唯美主义书风的代表人物。

他既将隶书古法融合进楷书中,又避免了与王羲之书法雷同,再加上他追求丰艳华丽的风姿及审美情趣,

最终将隶书的正面扁平结构融入楷书的横势结体中,隶书蚕头雁尾的笔法也揉进丰腴的笔法内,

既有所谓

“金生”“玉润”

,华丽绰约,瑶台婵娟,不胜罗绮之美态,又在一钩一画中似有千钧之力,遒劲温婉,丰美富艳。

代表作《雁塔圣教序碑》集中褚家之法

,用笔方圆兼施,渗入隶法以增其华美的意蕴,揉入行书的动感,运笔流利飞动,结字中宫敛紧,四周舒展,

气韵直追王羲之而全出褚法

,更强调线条的曲折和韵律,比王书更妩媚,更绰约动人。

(3)颜真卿创造唐代新书体,柳公权将颜体楷书发扬光大至颠峰。

颜真卿,字清臣,世称“颜平原”。颜的书法得自家学,他除学过蔡岂、“二王”、褚遂良外,

最主要的是得到过张旭的指导,笔法由此大进。

他善于学习古人,上溯隶篆,以拙为巧,形成了既有时代风貌又有个人特点的“颜体”。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初唐的欧、虞、褚、薛都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代新书体的创造者。”

在笔法上,他吸取了篆书中锋藏锋的圆转笔法,浑厚圆劲,横轻竖重,蚕头燕尾,富有浮雕感,造成雄强遒劲的气势。在结体和形态上,他吸收了篆书的平整和正面结构,又采取了隶书中宫紧密、四肢开张的体势;在字形上受《瘗鹤铭》的影响,宽博而开张;在神韵上受民间书体的影响,雄强博大,茂密浑厚,雅俗共赏。

唐楷尚法的道路上,颜楷是对王氏楷书和北朝楷书的彻头彻尾的变革:一方面,把由王羲之为代表的贵族典雅书风转向了更为平民大众所接受的“平俗”书风;另一方面把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潇洒俊逸的书风转变为雄浑博大的唐人黄钟大吕式的美,并使这种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典范。

柳公权

与颜真卿构建的略显粗糙的“法度”相比,晚唐书家柳公权的变法表现在,

他以颜书为基础,兼收同时代书家的法度而自出新意,真正将“法”推向精整化高峰

。他

强化了颜楷用笔的程式化

——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的特征,而且下笔斩钉截铁,点画方起圆结而含骨鲠,转折处顿拙明显而爽健;

在结体上,他以颜书平正面貌为基础,稍加左紧右舒的欹侧结构

,结体更为严谨,使字形空间构成更为严密无懈,严谨之中有舒朗开阔神致,给人以强悍利落之感,形成了

“紧密浑厚、刚健挺拔”

的柳体风格。

可以说,柳公权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创作,在颜书风格中熔铸瘦硬风神,于颜书之外又创新字法:“书贵瘦硬方通神”。柳公权即以此取胜,成为了唐楷“法”的最高峰,后世书家无出其右。

唐楷风格演变的过程是唐代楷书家们汲古创新的过程。唐代书法家们在楷书笔法和结构上的变法极大地丰富完备了唐楷的法度,并形成系统,把楷书技法推向了程式化、法度化、楷模化,完成了唐楷之“尚法”。最终使楷书在唐代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形成高峰。

集大家书法是厦门顶点软件开发的书法软件app,集合了众多书法家作品,收集了近千名书法大家作品,用户可以随时查询在线学习,集大家书法是书法爱好者必备应用。若您需要定制书法软件、app开发,欢迎前来咨询。

电话(微信):18020730588

QQ:1039899831

地址:厦门集美软件园三期A03栋504单元

联系人: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