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书法怎么执笔 书法执笔一定要直吗

0 2021-12-27 16:42:59

摘要:  执笔是为了写字,字写得好坏与执笔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如元代郑枃所说的“善执笔则八体具,不善执笔则八体废”。执笔对于字的优劣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能起到作用的是天资、人品、学问、见识以及用功。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执笔是为了写字,字写得好坏与执笔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如元代郑枃所说的“善执笔则八体具,不善执笔则八体废”。执笔对于字的优劣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能起到作用的是天资、人品、学问、见识以及用功。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关于执笔,苏轼《论书》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由此可见,执笔并非随意,前提是要虚而宽。论执笔高下,则有“真书去笔头一寸二分,行草去笔头二寸一分”、“真一、行二、草三”、“真书去毫端二寸,行三寸,草四寸”之辩。古人执笔如此各呈其姿,当代书家执笔亦各尽其态,故可称为“无定法”。

古今书家执笔各不相同,却都达到高深的造诣,这就是个很好的证明。欧阳中石先生曾对此有云:“无定亦有定,有定亦无定,不离大谱为有定,同中存异为无定”。 前人传下来的执笔方法很多,有龙眼法、凤眼法、拨灯法、二指法、三指法、四指法、单钩法、双钩法、捻管法、撮管法、握管法、搦管法、双手回腕法,等等。

学习书法必须懂得用笔,“中锋为主,侧锋为辅”是用笔的原则之一。而是否中锋行笔与执笔(确切地说是笔管)正不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笔头以毫为之,本是易起易倒,其性柔,欲使之正,却难保其不偃。倘无法以驱策之,则管坚,而笔头已卧,可谓之中锋乎?”

丁文隽先生的《书法精论》说得更明确:“笔管直竖不欹,亦不能尽掠磔波撇之势,除作古文籀篆外,不能始终用腕平管直之法……包世臣论此法最精,他说‘石工镌字,画右行者其錞(指钻柄末端的金属套)必向左,验而类之,则纸犹石也,笔犹钻也,指犹鎚也’。‘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是以指得势而锋得力’。……故管不能终直,腕亦不能终平也。”

在书写过程中,手腕是不断运动的,笔管也随之上下左右不断起伏。

如写横画,落笔时手腕一般作顺时针方向转动,笔管向右倒,行笔过程手腕作逆时针方向转动,笔管也逐渐向左倒。在笔管由右向左倾侧过程中,只有短暂的时刻是与纸面垂直的---大约是在横画中部,过了中部笔管又倒向左方。收笔前的提笔动作,因为是边行笔边提笔,所以笔管又往往倒向书写者身体一侧,回笔时又常倒向右侧。

可以看出,写字时笔管端正的时刻是短暂的,而上下左右倾则是经常的。所以说,笔管如果从始至终都保持端正不欹,的确呆板,不灵活。

“笔不正易写偏”,此说也不够确切。

假如笔管正,笔头却偏在点画一侧,即不是顺着笔毛用笔而是横“刷”(如写横画时笔尖在横画的上侧边缘运行),就不是中锋行笔;

假如笔管侧倒,笔尖却在点画中心运行,那么仍然是中锋行笔。故只要运笔得法,就能做到管正而不呆板,管侧而锋不偏。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