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书法与人品 现代人对字如其人的理解和古人是不同的

0 2022-01-27 15:58:20

摘要:  我们经常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迹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表现,在西方心理学里,也有通过字迹反推心理活动的“笔迹心理学”。书法作为手迹,自然也能折射出书写者内在的精神世界。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我们经常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迹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表现,在西方心理学里,也有通过字迹反推心理活动的“笔迹心理学”。书法作为手迹,自然也能折射出书写者内在的精神世界。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但是,书法和人品真的相关吗?本文将会和大家探讨这个话题,并看看几个著名的“反面角色”的书法作品。

字迹如同人的相貌,中国古人的审美更注重内在修养

我们说书法墨迹,其实是人的“第二张脸”,其实就是仅次于相貌的个人展示。我们现在大多还是会通过一个人的长相气质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在涵养。有一些流传下来的话,诸如“器宇不凡”“相貌堂堂”,当然也同时有“不可以貌取人”的相反观点。

其实,以相貌来推断内在涵养甚至人品,是古希腊古印度的传统。我国在宋代之后也有类似的观点,可能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在先秦诸子百家时代,是以内在修养为主的。荀子说“相形不如论心”。即使宋代之后的相术,也依然强调“相由心转”。

庄子《德充符》更是记载了很多“德充于内,而外表丑陋的人”。中国文化是重内而不重外的,甚至中国的圣人,一定是相貌丑陋的。荀子说孔子:“仲尼之状,面如蒙倛(驱鬼的神像,脸方而丑)。圣贤都长的难看,而暴虐的桀纣则“长巨佼美,天下之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核心审美,是不以形象来论内在,有时候甚至会用相反的例子,衬托内在之美的重要。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人的才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里,伦理美是第一位的,所有的才能都要以内在的“德”为前提而论好坏。

司马光说:“才胜德者,小人也。”

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审美中,是以人品为核心判断的,而书法作为艺术,其评价标准并非人品,而是技术、才情、学养、思维

古人所谓的人品,包括这个人待人接物的方式、言谈举止的展示是否符合社会伦理标准,也就是处事原则;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关键,是大是大非的民族立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人品,很少谈及民族立场,而多是指是否能心有他人的宽博敦厚,明理和善。

所以,在中国古代的艺术评判中,很少有纯粹的艺术评价,而多是以伦理人品作为重要标准。

历史人物的历史行为是一种性格的“用”,而诸如书法类的艺术,是对这个人内在“体”的折射,更多体现是心理状态。

艺术的评价标准其实应该是一个人体现的技术,学养,才情,思维。所谓人品,其实是看你拿着“学养才情思维”的能力去做什么。所以,以人品为首位的评价,其实从艺术角度来看,并不公允。艺高者必然品高,是中国古代“德上艺下”的评价传统。

书法并不能检验一个人的人品,但能考验一个人的才气,体现一个人的性情。古代书家未必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但其艺术如此,必然有其才情。古人把人品放在第一位,是在伦理标准为核心的美学环境下。

现代人对“字如其人”的理解和古人是不同的

古人是从伦理层面分析艺术特点,认为人品差的人字则带有负面气质。如果这个人的字灵活多变,人品好,则会被描述为“灵动率意,不拘一格”,人品差,则会被描述为“嚣张肆意,不可一世”。

古人认为人品低下者,即使技术高超也必然艺品低下,比如苏轼说:“世之小人,书字虽工,而其神情终有睢盱侧媚之态。”

如果说艺术分“形”和“意”两部分,苏轼这句是肯定小人书法“形”的功夫,却否定了他“意”的质量。而艺术中的“意”其实是主观因素,容易掺杂非艺术的评价标准。“睢盱侧媚之态”其实是根据他的德行脑补出来的。

过去很多的艺术评价都是来自于此,艺术欣赏好多其实是对一个人的人品描述而已。比如很多人说看颜真卿的字“大气凛然,一股浩然正气跃然纸上",也有人说能看出山东大汉,看出将领之胸襟,这显然是先了解颜真卿经历之后的套出来的说辞。

而现代人则多是以字能否写的标准“像模像样”来判断人品。人品差的人,应该字形不工,潦草连篇。而人品好的人应该是标准大方美观。现代人对字的基本审美标准,其实是来自印刷体。

很多现代人对“奸佞小人”的印象,觉得他们应该是“不学无术”的“差学生”,认为人品差的人是在能力上有所欠缺的。

所以当很多现代人看到公认的“奸佞小人”的书法成就,就觉得反差很大,发出“为什么奸臣书法那么好”的疑问,也有人因此觉得“他也可能不是小人”,从而陷入判断矛盾。

古人是以德行标准掺入了书法艺术判断,从“意”上否定“奸佞小人”的书法艺术成就;

今人则是以汉字书写的基础能力来进行推测,从“形”上质疑“奸佞小人”的书法能力。

其实古代也流传下这一句话“不可因人废言”,意思是不论这个人怎么样,只要他说的有道理,还是应该去听。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不要因人废字”,不论这个人人品如何,他的书法成就其实是不应该抹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