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百家姓一部以姓氏为载体的书籍 为什么古人会对它倍加推崇

0 2022-02-22 15:53:17

摘要:  一提起“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百家姓》。鲜为人知的是这部源自宋初的文学著作,还和《三字经》、《千字文》并称古代三大蒙学读物。难以计数的孩童在《百家姓》的熏陶下成长。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一提起“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百家姓》。鲜为人知的是这部源自宋初的文学著作,还和《三字经》、《千字文》并称古代三大蒙学读物。难以计数的孩童在《百家姓》的熏陶下成长。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一部以姓氏为载体的书籍,有什么魅力能够担此大任呢?

小姓氏 大传承

《百家姓》原本收录姓氏411个,后增补为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据南宋学者王明清在《玉照新志》中考证:《百家姓》“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由此判断出该书应该成书于宋初的吴越国,作者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一位无名书生。

从《百家姓》本身,也提供了成书年代的证据。位列首位的“赵”姓是北宋皇姓,其次的“钱”姓是吴越国姓,第三位的“孙”是吴越国君钱俶正妃的姓氏,第四位的“李”是南唐的国姓。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俶自献吴越于北宋,表明《百家姓》出现的最晚年代。

随着《百家姓》的普及,影响力不断扩大。南宋诗人陆游在给诗作《秋日郊居》做注时称“农家十月乃遣子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类,谓之‘村书’。”说明《百家姓》在南宋已经相当普遍。

自战国到清朝,历代政权编写各种版本的《百家姓》,不但有名家编撰的,还有钦命御制的。这些种类繁多的姓氏类书籍,唯有宋初的《百家姓》影响最大。《百家姓》传承千年,至今仍然深植民间,余音绕梁。

小姓氏 大来头

一个姓氏代表着整个宗族的势力演变,一本《百家姓》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变迁。要想了解《百家姓》,就得从姓氏入手。实质上姓和氏是有区别的。东汉文学家许慎在《说文》中说:“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生,生亦声。”提示了源自母系氏族的“姓”。宋朝史学家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阐述:“女生为姓,故姓字多从女,如姬、姜、赢、姒、妨、缪之类是也。”这番话进一步验证了许慎的观点。

氏是父系氏族的印迹,出现时间比姓要晚。随着父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确立了以父系血缘为氏族标志,姓和氏逐渐融合,所有氏族成员有了共同的“姓”。姓氏在上古时期起到了“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时至魏晋隋唐,催生出显赫一时的门阀政治,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这一变化在《百家姓》开篇的排序中,仍能看出端倪,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小姓氏 大趋势

《百家姓》还突显了社会的发展趋势。据明末大儒顾炎武编写的《日知录》中显示,春秋时期,姓氏不超过50个。汉朝时,《急就篇》列出了130个姓氏。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命温彦博定了193个姓氏。进入宋朝,姓氏迅速增加。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收集了2300多个姓氏。元朝建立后,史学家马瑞临的《文献通考》中有3736个姓氏。在明朝,文献学家王圻编著了《续文献通考》,姓氏增加到4657个。1996年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共有姓氏11969个。

《礼记·乐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一系列数据反映出宋朝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姓氏也随之逐步扩展。贵族需要姓氏维系权力的世袭,平民通过姓氏完成财产的继承,因此,姓氏在社会各阶层中体现了价值。《百家姓》列出的姓氏,是民间常见的姓氏,担负起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重大使命。

小姓氏 大文化

《百家姓》中每一个姓氏都有丰厚的文化基因。姓氏文化中,不仅透露出来源、迁徙、谱系等线性信息,还包括宗祠、名人、家训、等点状资讯。以“第一望族”琅琊王氏为例,他们初居琅琊郡高虞(今山东即墨市温泉镇西高虞村),后徙同郡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今山东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繁衍400多年。

在此期间,琅琊王氏名人辈出,能力出众。自西汉至隋唐,琅琊王氏有600余人名垂青史,其中正传62人,中高级以上官员近160人,出任宰相有92人,如王导、王敦等贵胄重臣。在文化领域,有文章流传于世的有73人,其中不乏王羲之、王献之、王戎等文人墨客。东晋初年,该家族达到了声望的巅峰,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

琅琊王氏优秀人才的涌现,和良好的家风密不可分。“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主人公王祥,“笃孝至纯”,享有“孝圣”之誉。他临终前遗训:“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这一“五至”真言成为琅琊王氏一以贯之的家训,至今还具有现实的人文价值。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组成了整个家庭的时代风貌,中华传统文化在家族壮大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小姓氏 大融合

《百家姓》有家族和睦,也有民族团结。据《周易·序卦》强调:“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措。”受其影响,姓氏自魏晋至隋唐时,起到“区别贵贱”的作用。如弘农杨氏、琅琊王氏、汝南袁氏、陈郡谢氏、陇西李氏、京兆韦氏等,一门显贵,权势熏天。

随着科举的普及和异族的融合,姓氏失去了原有的等级之分,它变成了宗族谱系中个人承继的符号。《百家姓》中没有纯粹的汉族姓氏,有很多如鲜于、长孙、慕容、拓跋、赫连、尉迟等明显带有少数民族风格的姓氏,彼此和谐共处,相互平等。

据统计,在11969个姓氏中,有1/6源自少数民族。历史上的“夷夏交融, 胡汉互化”的过程,折射出姓氏融会贯通、互为渗透的轨迹。可以说,《百家姓》浓缩了全国56个民族的情感归属,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凝聚力。

明代理学大家吕坤强调:“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百家姓》是一部能够追溯历史的“任意门”,也是一架可以预测未来的“时光机”,每个姓氏既能认祖归宗,心系故土,又是中华大地的民族之根,代代相传。它促进了家庭的团结融洽、推动了民族的文化增值。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