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什么是隶书的正体化 隶书的正体化过程

0 2022-03-25 16:43:53

摘要:  随便整理点隶书的知识再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大部分人对汉代隶书的样貌认识基本上是东汉中晚期碑刻上的隶书样貌,事实上,隶书分为两个形态。古隶和八分,八分就是古隶经过一定发展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的新样式。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随便整理点隶书的知识再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大部分人对汉代隶书的样貌认识基本上是东汉中晚期碑刻上的隶书样貌,事实上,隶书分为两个形态。古隶和八分,八分就是古隶经过一定发展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的新样式。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后来这个新样式的书体经过人为刻意美化,刻于碑石之上,供人瞻仰,并成就了汉代辉煌的汉隶书法艺术。八分隶书最主要特征就是皆蚕头燕尾,波磷丰肥,结体宽扁。八分这种个名称是魏晋人为了区别古隶而对今隶采用的称呼。八分隶书的样式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了解这个过程对于文字演变以及汉代书法史大有裨益。

了解隶书正体化之前,必须得提一下“隶变”,我们得知道它大概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很多人都总结过隶变概念,这里我选取了一个个人最喜欢的概括表达:隶变是古今文字形体演进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简化形式,是周秦一系手写体文字的书写方法和样式的重大革新。就隶变(隶变始于战国中期以后)的全过程而言,在战国时期,它是秦国文牍日常书写的俗体,与正体篆文平行发展(两条在线,非父子关系),秦汉时期,它在一定程度上兼取了小篆和六国遗文的成分。自始至终,它以简化书写,去掉古文字仿形之书写规则为表现形式,直到完全以点画部件取代仿形线条,重新组织字形。

什么是正体化?

隶书的正体化是隶变结束后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从古隶(秦隶)到八分隶书的阶段。指某一种书体出现之后,逐渐发展成社会上通行的规范书体的过程。这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形体上的规范化,标志就是:大致包括稳定而成熟的笔划式样与书写方法、笔顺、笔划联结方式与彼此对应的组合关系、字体形态,其中体势样态最重要,字形结构次要,相对可变(例如异体字)。二是国家社会的全面推广,发展成官方规定书体和社会上的通行书体,汉代的隶书推广过程既有约定俗成,又有名家楷模的影响。今天写的便是第一个阶段,形体上的正体化。时间是西汉初至西汉中晚期。

为了更好说明隶书正体化过程,必须图文并茂,墨迹是研究书体演进最好的材料,也是最适合的。石刻文字绝对不能作为例证材料,因为石刻文字的样貌成因很复杂与手写体不一定完全同步,更说明不了时代书写真实的状况....下面.时间是惠帝吕后时期到宣帝时期。 即汉惠帝→汉高后吕雉→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

根据考古发现,早于武帝之前的西汉简牍帛书有湖北张家山汉简、云梦大坟头木牍、长沙马王堆帛书简册、阜阳汉简、临沂银雀山《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古书抄本,进入武帝时期有湖北凤凰山几座墓所出简牍,数量较少,这期间历时近百年。在武帝之前这一时期,书体演进的总趋势是古形递减,抽象的笔划部件日益明朗,但距离方正扁平,长画逸出的汉隶八分体势,还有一段历程。下面选取三个最有意义的简帛书作展示说明。

下图为湖南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老子甲本是篆书手写的,乙本是古隶),字形工整,斜画长出而飘逸优美,是清楚地兼有小篆、楚文字习惯写法的古隶,代表了西汉惠帝吕后时期古隶尚处于自然发展的真实面目。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隶书由初期纵势可以发展到后来的宽扁体势,这很有可能受楚文字的写法影响。从秦灭楚国建立秦朝到西汉建立,大致算来也就20年左右,汉初仍有大量的楚国遗民。楚文化在汉初影响可见一斑。

在20世纪的汉简考古发现中,西北地区发现大量汉简,例如敦煌汉简、武威汉简、居延汉简(简上的隶书相当成熟,例如汉成帝时期武威《礼仪》简)。

再看,《汉书· 武帝纪》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秋“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 ,陈梦家先生曾考定酒泉、张掖二郡初置于此年,敦煌郡置于元封末年(公元前106年左右),置武威郡则要迟至汉宣帝地节、元康年间。所以可以推断,西北边塞出土的汉简时间最早的为武帝末年作品。

说到这里要注意,西北汉简均出自下级官吏和屯戍士族,其书写技术水平是不能与训练有素的读书人、士大夫相比。也就是说,社会下层的大众书法,不能准确、真实地反应隶书演变进程,忽视不同阶层书写者彼此之间的差异水平差异,前后衔接,或根据边塞汉简而定论书体演进的现象和规律,这是不科学的,结论也是极不可靠的。所以,武帝初年到武帝末年这几十年间,我们几乎没有可靠的线索来窥探隶书的变化。

我们再将时间往后推一下,我们来看一下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出土的竹简,墓主人经考定为中山怀王刘修,卒于五凤三年(前55)。定县汉简为昭宣时期。如下图

此简书用笔逆入平出,主笔皆蚕头燕尾,波磷丰肥,结体宽扁,已完全去尽古形,与东汉中晚期标准的八分碑刻隶书用笔结体极为相似(如《乙瑛碑》《张景碑》),也就是说,最迟在昭宣之际,八分隶书已经完全成形。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定县汉墓的主人是中山怀王刘修,其陪葬品简书墨迹,字皆精良,其抄写者必为社会上层士大夫之流或善书文吏,足以反映当时隶书的真实状态,而同时远在西北边塞的戍屯简牍,则以其技艺低下和发展滞后,不能起到准确的证实作用。定县汉简也是学者公认的隶书成熟于西汉中晚期的重要标志。

昭宣二朝总共不过三十年,能产如此成熟的隶书,之前必然要有一段发展历程,再结合前面武帝初年的隶书,我们不难发现,武帝朝绝对是隶书发展的关键时期。

隶变的完成与隶书的正体化的开始,大约始于武帝朝,形体上的正体化完成于昭宣之际,可以以河北定县汉简作为标志。

定县汉简虽然是代表了隶书的成熟状态,同时由于其主人身份也代表了时代书写的较高水平,但是这种像东汉晚期碑刻上的八分隶书的手写体,只是小范围的,同时期的社会下层和边疆偏远落后地区或其他地区的手写体墨迹,事实上可能还没有显示出成熟的蚕头燕尾式样(就是发展滞后,如西汉中晚期和东汉早期汉简上,字的笔画较简单,无波磷,受八分影响不大,且比较草率)。

这种八分的隶书写法样式出现以后,要想影响到各个阶层和地域,还需要时间上的、制度上、人为上的传播,最终成为朝廷规定通行字体。传播推广并定型的这个阶段就是隶书正体化的第二个阶段,时间大致在西汉中晚期至东汉中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