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倍受争议的爨宝子碑 看似粗拙却充满生气

0 2022-06-22 17:33:51

摘要:  东晋南朝书法是“二王”的天下。然而,云南的边陲却有《爨宝子碑》留世。这块有着迷一般的石碑,在元之前没有任何记载,首见于元代李京《云南志略》,但也没人引起注意,在地下沉睡了1373年,于清光绪年间(1778年)出土。据说,出土后此碑石曾被人用作做豆腐的压石板,让邓廷桢之子云南曲靖府主邓尔恒发现。南朝禁碑,百余年间几乎少有碑刻,居然在少有文化熏陶的地方冒出了文化瑰宝。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东晋南朝书法是“二王”的天下。然而,云南的边陲却有《爨宝子碑》留世。这块有着迷一般的石碑,在元之前没有任何记载,首见于元代李京《云南志略》,但也没人引起注意,在地下沉睡了1373年,于清光绪年间(1778年)出土。据说,出土后此碑石曾被人用作做豆腐的压石板,让邓廷桢之子云南曲靖府主邓尔恒发现。南朝禁碑,百余年间几乎少有碑刻,居然在少有文化熏陶的地方冒出了文化瑰宝。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爨宝子碑》并非名碑名刻,若论书法艺术水准,难与 《张猛龙》、 《郑文公》、 《石门铭》诸魏碑抗衡,倘若以此比“二王”,犹如“吃大蒜”与“喝咖啡”之差别。一是笔法简单,横平竖直,笔势上扬,起笔、收笔、转折和点,都是方切笔入纸,呈现三角形状,点尤其明显;撇、捺,虽有隶意,但收笔也大多为圭角状,这一笔法特点,似乎刀味,石味,民间味,野蛮味十足, 也许是刻工所为,也许书者不太擅长写隶书。二是结体放任,自由生趣。《爨宝子碑》毫无南朝正统名人书家严守法度和笔意结构之态,却充满奇趣、幽默,犹如调皮玩性的小孩。

一般认为,此碑结体在隶楷之间,康有为认为是隶书,也有学者认为是魏碑系列。实乃少隶多楷多变之形态,在方整统一的基础上,字体大小、轻重、变异、呼应等造型变化,颇具玩味。这是此碑的典型特征,看似粗拙,却充满生气。

阮元称它为“滇中第一石”,康有为誉为“已冠古今”,他在《广艺舟双楫中》中说:“南碑数十种,只字片石,皆世稀有,既流传绝少,又书皆神妙,较之魏碑,尚觉高逸过之。”对南碑评价极高,又说“《爨宝子碑》,朴厚古茂,奇姿百出,是为南碑之最也。”但是,当代书法名家白蕉先生对康有为的评价不以为然,认为:“六代离乱之际,书法乖谬,不学的书家与不识字的石工、陶匠所凿的字,正好比是一只生毛桃,而且是被虫蛀的毛桃,包(包世臣)、康两人拜服他们合作的书法,那是他们爱吃虫蛀的生毛桃,我总以为是他们的奇嗜。”言词虽及其尖刻,但值得我辈领悟。

时下,学此碑为数不少,一些名家皆从此碑出。其怪诞率真和自然随意之风,所表现出的古朴稚拙味道,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被视为书法作品中的奇珍异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