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字简化的原则是:“述而不作”丶“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汉字简化的
汉字简化的原则是:“述而不作”丶“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
汉字简化的方法是以钱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的,共有七种:
1丶采用比画简单的古字。如“从”丶“众”丶“礼”丶“无”丶“尘”丶“云”等等,这些字都见于《说文解字》,比繁体字更符合“六书”,有的繁体字反而是写错了的。
2丶草书楷化。如“专”丶“东”丶“荡”丶“乐”丶“当”丶“买”丶“农”丶“孙”丶“为”等。
3丶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如“鸡”丶“观”丶“戏”丶“邓”丶“难”丶“欢”丶“区”丶“岁”丶“罗”丶“刘”丶“齐”等。
4丶仅保留原字的有特征的部份。如“声”丶“习”丶“县”丶“医”丶“务”丶“广”丶“条”丶“凿”等。
5丶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如“辽”丶“迁”丶“邮”丶“阶”丶“扰”丶“犹”丶“惊”丶“护”等。
6丶保留原字轮廓。比如“龟”丶“虑”丶“爱”等。
7丶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同音字合并为简单的那个字。比如“里程”的“里”和“里面”的“里”合并,“面孔”的“面”和“面条”的“面”合并,“皇后”的“后”和“以后”的“后”合并,“忧郁”的“郁”和“郁郁葱葱”的“郁”合并。这些合并在现代文中不会引起词义的混乱,简化字的使用者从未感到不便,反而是些从未用过简化字的人在那里想当然地杞人忧天。
繁体字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厚的文化底蕴遗产。繁体字做为中华文明的像征能给人一种庄重、工致而又灵动的审美愉悦,能让我们对祖辈非凡的智慧产生敬重之心,让我们对绵延五千年的故国文明涌起一种庄重的思念。可以说,中国文学的精髓概源于此,由此而有诗词之功,而有绘画之韵,而有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