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天为大家分享钟繇的书法——宣示表。钟繇被世人誉为小楷之祖,可以说是楷书中的里程碑。现在所能见到的《宣示表》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都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以下就是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今天为大家分享钟繇的书法——宣示表。钟繇被世人誉为小楷之祖,可以说是楷书中的里程碑。现在所能见到的《宣示表》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都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以下就是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钟繇(151-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人。举孝廉为郎,历官侍中尚书仆射,封东亭武侯;魏国初建,迁相,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工书,师法曹喜、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精于隶、楷。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于自然,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与张芝、王羲之齐名,并称“钟张”、“钟王”。同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真迹已无存,历代奉以为法。《书法正传》云:“钟繇书法,高古纯朴,超妙入神。”真迹不传,宋以来法帖中所刻《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力命表》、《墓田帖》等,都出于后人临摹。
唐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泰汉以来,一人而已。”
《宣示表》故宫博物院藏,梁武帝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逸少又将之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
现在所能见到的《宣示表》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都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从《黄庭经》、《乐毅论》,《洛神赋十三行》等就可看出),进而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创作。
此帖笔画、结字都极其自然,章法错落。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