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书法中的美与丑 什么才是真正的丑书

0 2022-05-18 15:58:42

摘要:  在书法界,“丑书”一词是出现频率极高的。在“百度”输入“丑书”一词进行搜索,竟能搜到7,950,000个相关结果,这些信息大部分是对“丑书”及“丑书家”的报道、鞭挞及嘲讽,否定性的语言居多,甚至有些人开始质疑古人的经典碑帖也是“丑书”,他们认为书法就得是工整、漂亮、容易识读的,一些“歪七八扭”“左倾右倒”的书法都是丑书……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在书法界,“丑书”一词是出现频率极高的。在“百度”输入“丑书”一词进行搜索,竟能搜到7,950,000个相关结果,这些信息大部分是对“丑书”及“丑书家”的报道、鞭挞及嘲讽,否定性的语言居多,甚至有些人开始质疑古人的经典碑帖也是“丑书”,他们认为书法就得是工整、漂亮、容易识读的,一些“歪七八扭”“左倾右倒”的书法都是丑书……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看来真的需要为一些“丑书”正名了!

被网友评为“丑书”的北宋米芾书法

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吴冠中先生说过:“今天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很多。”

著名画家、作家木心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美学家张世英又说:“人生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是最高境界。”

也难怪,从古至今书法就是对普通大众不友好的艺术类别,因为需要学到一定层次才能真正看懂书法艺术。回顾中国书法史,整个就是一部上层社会的贵族、精英们所掌握的艺术史,普通人玩不起、也玩不懂。

颜真卿《祭侄文稿》也被评为了“丑书”

即使是当代,虽然有很多人拾起毛笔学习书法,每周练几个小时,或者报班学习,加之很多所谓的书法老师顶多算得上书法爱好者,技法功夫到位就不错了,并没有多少理论基础,导致现在根本没有多少人真正懂书法。

书法中的美与丑

美是什么?漂亮、好看,能够使人感到愉悦,或者能引起心灵共鸣的事物。

而丑是美的反义词,指难看、丑陋、虚伪、厌恶、邪恶等等。

我们在生活中美与丑是对立的。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美不可能是丑,丑也不可能是美。但美与丑在艺术审美中的含义却极为复杂。

艺术中的审美,常常会令普通大众无法理解,因为艺术家的创作形式,不一定非要符合老百姓的口味与习惯,有时还会与大众的要求相差甚远。

比如近现代中国绘画、书法大师齐白石,这位享誉世界的中国画家、书法家,画风朴实清新;书法笔力雄厚、朴拙劲正; 篆刻自成一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他能画十分精细的虫鸟,但真正能代表他画风的确是老笔纷披、古拙质朴。

黄宾虹画作

黄宾虹,中国近现代的山水画一代宗师,也是书法家,与白蕉、高二适、李志敏合称“20世纪文人书法四大家”,称为最难被人理解的中国画大师,其早中期画风缜密雅致,晚年则粗服乱头,如果让不懂艺术审美的人看黄宾虹,他们肯定会说“丑爆了!”

一些形式上看似“丑”的艺术作品,并非不具备美感;相反,漂亮、好看的形式,未必就是真美的东西。

中国书法尤其如此!夏商周金文,古朴自然;两汉隶书,浑厚深沉;北朝碑刻,朴拙险峻;盛世唐楷,雄杰端庄……

书法艺术中的原始、朴实、奇、古、拙、涩、生、苍、老等审美特点,虽与漂亮、工整、匀称、妍美、华丽、熟练等相对立,但并不是就没有美感。相反,在艺术价值上来说,它们比漂亮、匀称等更具有复杂、深刻的审美内涵,正因为复杂而深刻,所以一般人都不理解。

明代徐渭书法也被评为“丑书”

书法以汉字为载体,以线条与字体结构为表现形式,因此比绘画具有更强的抽象性。中国艺术的传统美学基于传统哲学,在中国古代先贤明哲看来,自然万物无处不存在着矛盾,对立的双方互相转化,和谐共处。

在书法艺术中,线条表现出的浓淡、燥润、粗细、方圆、断连等,与结构中的虚实、疏密、聚散、巧拙、奇正等皆表现为对立的矛盾,而这些对立的统一与和谐,便构成书法艺术的审美。即极刚又极柔、大巧若拙、返朴归真的境界,是书法审美的最高造诣。

甚至王羲之《姨母帖》也被评为了“丑书”

在当今书坛,确实存在着一批崇尚质朴自然但基本功欠佳的“眼高手低”者,这些书家大多没有经历勤学苦练的过程,怀着对自然、朴素的审美追求,创作出只有拙味但笔力瘦弱、结构扭曲的“丑书”,使书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当然,也有一部分书家,具有一定的基本功,但这些基本功还没有达到求朴的阶段。这些书家的作品,也会出现线条粗率或结构怪诞之类的弊病。返朴之“朴”,绝不是简单、粗疏、丑陋的代名词。只有勤学苦练经历求精求美的过程后的返朴,才能真正具备“古”“厚”“拙”“朴”之美。

 

曾翔书法,“古”“厚”“拙”“朴”,美?丑?

很是可惜,当代书法中的“古”“厚”“拙”“朴”的审美特征,大多被一些不懂书法审美只追求漂亮工整的人所唾弃,并被冠之为“丑书”二字。他们把表现古朴拙厚的书法视为“丑书”,把追求、创作古朴拙厚的书家视为“丑书家”,归根结底,还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够全面、深刻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