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书法的雅和俗之分 米芾谈唐楷

0 2022-06-20 15:32:42

摘要:  米芾是十分反对书法的俗气,并且他对唐人的楷书极其反感。他曾经说颜真卿的行书还可以,而楷书那是真俗,原话是这样说的:“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并且他也直言不讳地说柳公权的楷书:“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可见米芾对唐代几位名家的楷书是反对至极的。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米芾是十分反对书法的俗气,并且他对唐人的楷书极其反感。他曾经说颜真卿的行书还可以,而楷书那是真俗,原话是这样说的:“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并且他也直言不讳地说柳公权的楷书:“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可见米芾对唐代几位名家的楷书是反对至极的。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那么,米芾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看法?这大抵与他的书法认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米芾认为,唐人的楷书之所以俗气,主要是因为唐代楷书建立了书写的法度,并且这些法度规范、约束了字本身的自然之意,唐人的楷书排列过于整齐,就像算子一样,没有任何美感和艺术性。

既然米芾认为唐人的楷书是俗品,那么,米芾心中理想的书法又是什么样呢?

他曾经说了这么一段话,可以窥见他对雅书的看法。他说:“字之八面,唯尚真(尚书,即钟繇的楷书)楷见之,大小各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钟法。丁道护、欧、虞始匀,古法亡矣。”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感叹“字之八面”,只有魏晋的钟繇做到了,他的作品中有大小等自然之感,而智永的已经缺少了钟繇的那些意味了。到了丁道护、欧阳询和虞世南这里,那些古法就已经失传消亡了。

从上面米芾对书法的判断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书法的“雅”,就是指魏晋时期的作品,它们共同具有雅的特性,是给人带来一种自然而然的感受,而唐人的楷书作品都是“俗”品,是人为排列的作品。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学习书法的人都会有所按耐不住了,因为学习书法时大多数人都是学习唐人的楷书,尤其是米芾所说的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人,是很多学习书法的人的首选学习对象,难道我们一直都在写俗书吗?

想要弄清楚米芾的这一看法,我们并不能把米芾所说的这些话单独割裂出来看待,而是要综合米芾学习书法、认识书法的整体思想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搞明白米芾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学习书法的,以及唐代楷书名家所创造出来的艺术贡献。

米芾在七八岁就开始学习书法了,这是在他的《海岳名言》中有所记载的,他是这样说的:“余初学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从这里可以看出,米芾对他所说的“俗书”都有学过,当然,这是米芾早期的学习经历。但是,米芾并没有把学习书法的脚步停留在这里,而是一直追慕到了魏晋,他认为,只有魏晋的书法才具有高古与平淡之真,才是学习书法的一座丰碑。

米芾一生极其热爱书法,他对书法的热爱可谓是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这方面是有很多历史记载的。然而,米芾对书法的钻研精神却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米芾认为,他小时候从唐人开始学书法,长大后又认为是魏晋书法最为高古和自然,经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后,又发现王羲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己一定会超过他,并且还认为,魏晋之前的书法更为高古,是超过魏晋的。不管米芾的书法理想有多大,但至少有一点,他的刻苦钻研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米芾书法“雅”和“俗”的看法,在当代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代书法朝着艺术性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书法家认为,书法与写字完全是不同的两回事,而很多人喜爱和学习的唐楷也已成为书法家们所反对的写字工匠,与艺术性无关。这种看法虽然过于片面化,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书法的艺术性是具有多元化和哲学思辨性的,也就是米芾所说的“大小各有分”自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