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王镛等人的字与传统不同 本质上是美术字

0 2022-07-29 16:38:05

摘要:  自从沈鹏提出:“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的十六字方针之后,创新成为当代书法的最高追求。包括中书协在内的专业书法机构,将“创新和个性”奉为金科玉律,而所谓的“艺道”成了个幌子。为了创新,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将自己既有的专业基因加入到书法中,形成了当代创新书法这个转基因的怪物,在精神上与传统书法已经没有了关系。

自从沈鹏提出:“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的十六字方针之后,创新成为当代书法的最高追求。包括中书协在内的专业书法机构,将“创新和个性”奉为金科玉律,而所谓的“艺道”成了个幌子。为了创新,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将自己既有的专业基因加入到书法中,形成了当代创新书法这个转基因的怪物,在精神上与传统书法已经没有了关系。

在这股潮流中,美术学院将西洋美术的基因植入了书法,形成了风格鲜明的美院派书法。最为典型的是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这一南一北两所著名美术高校。中央美术学院以王镛、邱振中为代表,一个身体力行,一个摇旗呐喊;中国美术学院以王冬龄、白砥、陈振濂为代表,同样是实践和理论配合。他们都试图以西洋美术理论改造书法,只不过深入的程度有所不同。

深入浅一些的如王镛、白砥这样的,重视形式和创新,从历史上的汉魏碑刻入手,只学了个形式,丢掉了正大、拙朴的气象沦为丑书一路。这与西洋美术由古典主义进入丑怪的野兽派、病态的超现实主义如出一辙。

将书法深度西洋美术化的如王冬龄等人,把书法等同于线条艺术,以一手乱书示人,向西方的抽象艺术看齐,彻底抛弃了汉字。无论丑书还是乱书,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书法西洋美术化的结果。但是这些崇洋媚外的人,自己也不知道是该向西方古典美学看齐,还是向后来的野兽派、抽象派、行为艺术等不同的流派看齐。

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尝试,挑战大众的容忍度。比如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和四川美院教授张强,就分别采用美女伴舞和在人体上书写的形式,进行书法行为艺术化的探索。这些抛弃书法根本的尝试,完全背离了传统书法追求自然大美的要义,遭到了大众的谴责,完全是咎由自取。尽管碰得头破血流,这些人丝毫没有回归传统的意思,反而越走越远。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在书法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美术的理念和表现方式,而试图彻底将书法这种中国独有的道艺,改造成西方美术的一个分支。王镛提出了书法应该叫艺术书法或者书法艺术,就是在走彻底西洋化的路。在当代语境下,艺术指的是西洋美术内涵下的艺术,书法艺术化本质上就是书法西洋化。走到今天这一步,这些人做了长期的工作。

为了剥离古典书论同经典书法的关系,他们先将理解不了的古人书论归为玄学,批评其玄虚无法操作;紧接着切割了书法同道德修养的关系,将书法单纯地看作技术,否认人格修养对书法的作用;接着忽略书法的独特性,强调美学上的共性,为引进西洋美术理论铺平了道路。如今,王镛可以毫无顾忌地切割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把书法说成艺术书法或者书法艺术,为书法西方艺术化彻底敞开了大门。

当代的艺术理论无疑都是西方文化观念下的产物,而书法产生的土壤却是道家文化。孔子就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东汉大书法家蔡邕在《九势》一书中就写道:“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这里的自然就是指“道”。书法终究要以技归道,从悦人悦己的小道,上升到沟通天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大道境界,进而模仿造物,赞天地之化育,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作品。这是书法发展的内在逻辑,不断新生的过程,不同于西洋美术,以一种形式取代另一种形式的死物更迭。

书法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被美术学院一些思想西洋化的人,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暗中操作,彻底割裂。当代美院书法完全沦为西洋美术的附庸,失去了以技归道的路径。本质上,创新书法之下的美院书法就不是书法,其实质是美术字。最终按照西洋美术的发展路径,沦为线条艺术、走上抛弃汉字的道路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