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坛一些所谓的丑书大家,不是中书协会员就是大学教授。虽然比起怪书、乱书来,丑书并不那么令人作呕,但这种书法和传统关系不大。一些写丑书的人喜欢拿徐渭的话来替自己辩解,说什么高书不入俗眼。有时还会进一步辩称,这样的字源自汉魏六朝碑版。事实上,丑书往往徒有其形,不具其神。
阅读全文>>
书法创作当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败笔,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很多人不但没有从自己的败笔原因去提高认识,而是认为自己的书法就这个特点。更有些人还振振有词地说,就算大书法家王羲之写的《兰亭序》不是也还有几处修改的痕迹吗?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王羲之当时是在考虑用词方面出现偏差,想纠正过来,并不是书写字体的笔画、结体或章法出现败笔。 阅读全文>>
作为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徐建新教授可以说是专业中的专业,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高端的专业人士,却因为向毕业生赠送书法作品翻了车。本来是好事,结果因为字与身份相差太大,而被网上一边倒的批评。他的草书而不仅整体格调不高,有江湖书法和老干部体的嫌疑,而且还错别字频出。
阅读全文>>
古人写字大都是小字为主。特别是在明清之前,很多传世的作品都是篇幅很小的尺牍手札,很少见到大尺寸的巨制。明清之后,高堂大轴开始流行,字体在放大,笔法也在改变,在书法创作方面,呈现出了与之前不同的崭新面貌。特别是最近几十年,很多书法高手不满足于之前的表现形式,开始尝试更大尺寸的书法创作。
阅读全文>>
许多人把沈鹏称作当代书法泰斗,其实是有两层含义的,第一层是由于他的年龄,如今已经是90岁高龄的老人了,第二层是他在书法上的地位,沈鹏曾担任过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以及多个组织的艺术顾问,当然,沈鹏还是一位诗人、书法家、书法评论家等,就凭着这些,人们便把他称为书法泰斗。 阅读全文>>
在很多人的眼里,写字时就要蘸墨,并且,蘸完墨后就要去写字,如此反复,这是在临摹阶段所要做的一个很正常的动作。然而,我们也时常看到了些书法大师在写字时,并不会有这样的动作的。他们往往在蘸一笔墨后,要写出很多字,墨色由浓、由湿到淡、到枯,最后就会产生出一幅精彩的书法作品来。 阅读全文>>
当代书法展上,如果把前人的作品临摹得太像,想要入展是不可能的事,那样的话,评委会认为你是抄袭或照搬古人而没有自己的创新之处。但如果写得不像,没有神韵,评委也会觉得这是学古不深,入展更不可能 阅读全文>>
获得兰亭奖的崔寒柏引起了争议,不是有关他的书法能不能撑起兰亭金奖的问题,而是他写文章,从专业的角度力挺丑书,并武断地宣称批评丑书的民众幼稚。这位展览造就的大家还有个宏愿,要弥合大众和丑书间的分歧。他的原话是:“丑”风遍地,那是习书者太幼稚了;“丑”得精彩而不能欣赏,那是大众的审美太幼稚了。在这两者之间,我能做些什么呢?
阅读全文>>
写字和书法,是一个什么关系?刘彦湖曾经说过:写字不等于书法,写字大于书法。考虑到有些朋友不熟悉刘彦湖先生,咱们还是先来个简单的介绍。刘彦湖,1960年出生于黑龙江,历史学博士学位,现在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书法方面,他曾跟随王镛等名家学习,现在还是中国书法院的研究员、中书协会员。
阅读全文>>
书法欣赏是指欣赏者通过书法的形式构成、运用自己的对书法的审美理解去认识、感悟创作者的笔墨语言、创作情境、审美意趣和作品意境等的一种主观认知与思维活动。一个完整艺术过程包括艺术构思、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3个方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