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书家动态

获奖专访 | 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特等奖之篆刻

作者:集大家书法 0 2020-04-24 11:21:13

摘要:  【荣获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特等奖】

专访|刘永清:镌石弄篆 独具匠心
篆刻
前言:日前,由中国书法大厦主办,安徽省书法院承办的首届“中国书...

【荣获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特等奖】

 

专访|刘永清:镌石弄篆 独具匠心

篆刻

前言:日前,由中国书法大厦主办,安徽省书法院承办的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在书法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大奖赛共收到投稿19300多幅,经过15位全国国展评委认真、公正、公平的评审,327件作品脱颖而出,其中,4件作品获得了特等奖。今天,我们走进特等奖的获得者——书法篆刻家刘永清,聆听他背后的故事

 

刘永清,1973年出生于河北邢台广宗县,书法篆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河北省书协理事,中国文联第十次文代会代表。

  具有匠人精神的刘永清在中国书法篆刻领域具有很深的造诣,给中国印坛带来了诸多独具匠心的精品佳作。其作品屡获殊荣,除了在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中斩获特等奖之外,刘永清的作品还被选入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展,首届“张芝奖”全国书法展,“孔子艺术奖”全国书法展,“赵孟頫奖”全国书法展,首届中华“妈祖杯”全国书法展,第二届“平复贴杯”全国书法展,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展,首届“云峰奖”全国书法展,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展,西泠印社第七届篆刻展,西泠印社第八届篆刻展,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当代印坛新锐提名展,“金山岭长城杯”全国书法展等。

结缘篆刻艺术 专注本性热爱

   刘永清从18岁开始学习篆刻,至今专注篆刻艺术已将近30年。他身上散发着艺术家特有的执着与专注魅力,经常为了专心搞篆刻创作而熬夜、通宵、几天不出门甚至几天不下楼。

  “我从来都不觉得这些是辛苦的事,反而有一种乐在其中的幸福感,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便是一种幸福。”刘永清说,自己之所以能坚持学习篆刻,是因为发自内心地喜欢与热爱这门艺术。

作为70后的刘永清非常羡慕当代的年轻人能拥有无比丰富的篆刻学习资料,羡慕他们从小就能接受到专业的书法篆刻教育,也羡慕他们能就读院校的书法篆刻专业系统地学习书法篆刻知识。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习篆刻的资料非常匮乏,在刘永清生活的小县城买印石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当时的印谱和工具书极少,学习篆刻时手上只有2本工具书,能订的报刊也只有《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和《中国书画报》等。”刘永清回忆说,当时学习篆刻的人很少有真正科班出身的,大多是源于自己的爱好,那时候的篆刻学习是一种碎片状、不成系统的自学状态。

 

探索篆刻魅力 镌刻独特风骨

  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是他们个人专属的艺术名片,这种个人专属的名片有时会随着艺术家自身的创作经历、综合学养和胆气积累而发生改变。

  2008年以前,刘永清的篆刻作品以汉印和明清流派印为主。2008年以后,逐渐转向了古玺风格的创作。近年来,刘永清创作了大量古玺面貌的大尺寸、写意风的作品,其作品雄强朴茂、活脱灵动,用刀猛健泼辣而不失之荒率,呈现出古朴、浑厚、豪放的个人意趣。

  “在艺术的学习道路上要不断思考,取法要尽量宽泛。”在刘永清看来,一件比较成功的篆刻作品,既要凝聚出色的篆刻章法、字法、笔法、刀法,又要具备传统共性的精髓以及个性的面貌。

  刘永清每年大概会刻200多方印。“本人刻印的数量不是太多,比起篆刻数量,更加关注作品的质量,”刘永清说,篆刻离不开篆书,近两年会多花些精力写篆书。

  此外,刘永清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书法篆刻家,还是一位中国篆刻文化的弘扬者。2009年,中国篆刻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刘永清更是将弘扬中国篆刻文化视为己任,留在家乡传承篆刻文化。刘永清表示,在传承和弘扬篆刻文化的过程中,培养篆刻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的兴趣至关重要,因为有了兴趣,篆刻学习者才能主动去思考和钻研篆刻的知识与魅力。

 

寻求自我突破 斩获特等殊荣  

  在谈到中国书法大厦和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时,刘永清非常开心。“这是第三次来到中国书法大厦,大厦里面有很多书法艺术的元素,来到这里感觉很亲切。”刘永清说,没有想过自己会获得特等奖,这次大赛的奖项设置和奖金设置额度非常高,突破了有史以来官方和非官方展览的奖励标准,在书法篆刻领域开了一个先河。

  除了奖项和奖金设置之外,这次大赛还具有很多创新之举,例如,大赛发布的征稿启事中对篆刻作品的投稿尺寸作了拓展,投稿者不仅可以投传统4尺对开的篆刻作品,还可以投6尺对开的篆刻作品。

  “得知大赛可以投6尺对开的篆刻作品后,本人打算按这个尺寸进行创作。6尺对开比4尺对开要大一倍多,在创作过程中,所有的印章尺寸可能都会加大,整张印屏的设计也要有所改变,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和突破。”刘永清说,为了参加这次大赛,他花了整整2个月的时间精心打造作品,这次作品是他有史以来刻过的最大尺寸的作品,也是目前最令他满意的作品。 

  “当代是历代以来篆刻从业者最多的时代,随着高校篆刻专业的开设以及民间篆刻兴趣班的开办,篆刻的受众面正在逐渐扩大。”刘永清说,中国篆刻文化的弘扬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篆刻的美好明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