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 为什么有些人字写得很好却入不了中书协 原因在这里

    现如今,随便打开抖音、西瓜、哔哩视频,以及自媒体的书法大V,书法水平出众者如过江之鲫!可以说是民间高手如云。但是,真正具备中书协会员资格的人不多。这是为什么?难道中书协会员的书法水平真的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见得!

    阅读全文>>

    2022-07-28
  • 何应辉的书法太有个性 被评为丑书家

    当代书坛丑书泛滥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支持和反对者一直争论不休。同样一件作品有的人说丑,有的人说高明,让人感到莫衷一是。何应辉就是这样一位书家,支持他的人将其奉为大家,反对他的人把他的字归为丑书。其实,何应辉的字一看便知道属于碑派书法,当代学汉隶、魏碑鲜有不丑的,他当然也不会例外。

    阅读全文>>

    2022-07-28
  • 王镛强调书法是艺术 其本质是西洋化​

    中书协主席孙晓云反对书法纯艺术化意义重大,但现在才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上为时已晚。经过沈鹏、张海的长期经营,书法早已在纯艺术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就像已经启动的火车很难刹车,更不可能改变方向。如果说沈鹏打开了书法西洋化的大门,一些活跃在高校讲坛的书法家,则充当了书法西洋化的急先锋,王镛就是这样一位美院教授。

    阅读全文>>

    2022-07-28
  • 书法艺术的特点 及艺术中的茶韵内涵分析

    我国是书法艺术之国,其不仅是整个文化体系中最基本的元素内容,同时更是我国数千年文明的智慧深化,就整个书法艺术的本质特点来说,其以具体的汉字表现为基础、用毛笔这一形式来书写,从而使得整个书法艺术,能够以独特的书法性质和书法美学内涵,乃至书法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从而诠释了我国哲学和人文思维内涵。

    阅读全文>>

    2022-07-28
  • 中国书法 描绘书者的内心世界

    关于“情感”这一话题,汉代蔡邕有言:“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唐孙过庭亦有“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之说,这里的“达”和“形”正是表达之意,即表达书者的个性和情感。 阅读全文>>

    2022-07-28
  • 中和之美 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理想境界

    书法的中和美是指一种和谐的、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美学风格,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审美意识的选择与积淀。在中国传统美学理念中,中和美代表了雅致、温和的艺术外在表现,包含着适中、均匀、平正、协调等美学思想。

    阅读全文>>

    2022-07-28
  • 书法的这些行为 是自毁根基

    书法艺术,境界很重要,修为更是一个书法家能否名垂千古的底蕴。超越常人的文化阅历,笔耕不缀的执着精神,精益求精的创作意识,不为名利围猎的自我清雅……,都是书法艺术家难能可贵的品质。但是,有些人为什么书法没有进步,或者难以到达那种德艺双馨的境界,是不是存在如下“不足”。

    阅读全文>>

    2022-07-27
  • 为什么楷书难入展 看完下面的文章你就明白了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节,我有幸参观了地方的书法作品展和书法义写活动。从展出的书法作品来看,大多数以草书和行草为主。而楷书作品凤毛麟角,这是为什么?不少人感到迷惑,难道楷书不是书法吗?为什么在书法作品展中,很难看到方方正正的楷书作品呢?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种。

    阅读全文>>

    2022-07-27
  • 方放书法成为一股清流 她的字有书卷气

    传统书法有两大流派,一派是以王羲之、王献之,也就是二王为代表的帖派,整个书法史,帖派长期占据主流。不过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脱离了原始立意,出现了点划轻浮、气质俗化的倾向。为了矫正这个弊端,从清朝中后期开始,碑派书法逐渐兴起,帖派陷入衰落直到现在。 阅读全文>>

    2022-07-27
  • 浅谈二王帖系书法 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

    当今,我们国人凡提起书法,“二王”是绕不开的话题,那么“二王”是谁,他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我们不妨先回答这个基本的感念。“二王”,是指东晋的两个大书法家,父亲王羲之,儿子王献之,因书法出众,影响巨大,所以后之学书者将其并称为“二王”。 阅读全文>>

    2022-07-27
2882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